12月1日,由学校副校长孟祥萍带队,科研处处长张纪尧及学校12个省级科研平台负责人、科研处全体人员、科研骨干积极分子等20余人组成的调研团队赴长春工程学院学习调研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的“智能配电网测控与安全运行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地联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的“吉林省城市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两个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情况。长春工程学院国地联研究中心主任纪秀教授、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边德军教授及平台团队相关人员参加了调研工作座谈会议。
孟祥萍一行人首先实地考察了国地联研究中心。参观了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微电网、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控制、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电子技术等18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2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5360万元。随后,又考察了污水处理重点实验室,参观了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污水处理实验室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离子色谱仪、总有机碳分析仪、激光粒度分布仪等专业仪器设备,了解到实验室科研成果颇丰。
在经验分享会座谈中,平台负责人从研究领域、人员构成、研究成果、建设运行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
张纪尧在会上针对学校目前科研平台建设情况作了总体介绍。同时结合调研考察学习内容,对学校调研团队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系统性建设平台长远规划。科研平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应构建规范的建设运行管理机制,形成目标导向准确的年度建设规划,加强管理,提升平台运行效能。二是加强科研平台队伍建设的自主创新力。提升团队作战能力,发挥科研平台与人才培养相互作用的能力,提升队伍建设的内生动力;三是树立重大项目引导,凝练研究方向的科研意识。加强平台的科研活动能动性、体现创造性,充分发挥科研平台成果对学科专业的支撑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建设高质量发展。
最后,孟祥萍对长春工程学院国家级平台给予了高度评价,也对学校省级科研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孟校长强调,一是认清形式、把握机会,强化科研平台的战略地位。加强科研工作建设,对学校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起到根本性的影响,一定围绕学校“三高”发展战略展开科学规划与部署。二是加强科研工作是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高质量的人才培养需要高水平的科研支撑,师生不能缺少课内外科研创新活动的经历,要加强学科、平台之间的沟通交流,建立健全我校科研平台运行机制,平台负责人要起到关键带头作用,依托平台优势产出一系列有竞争力、有成果、有优势的课题项目,为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三是加强科研工作是学校开展社会服务的迫切需要。应加强社会服务意识,做出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建设的优秀科研成果,提升社会影响力。
此次调研学习充分开拓了学校科研人员的视野,从根本上了解了科研平台在学校、社会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为学校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运行奠定了基础。通过交流,加强了学校与长春工程学院相关学科的合作,为学校下一步全面开展科研、学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研平台的建设能够提升科技创新力、提高成果质量、拓展研究领域、深入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培养。接下来,学校科研处将紧密结合学校“三高”发展战略,为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撰稿:科研处 编辑:石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