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为“利”,智慧设计——《工程地质》课程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者:主站信息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04-14浏览次数:735

为确保疫情期线上教学质量,学校土木工程学院地空课程团队将“疫情”化为在线教学的有利条件,借助云端这个空间战场,屡出奇招,进行线上课堂智慧设计。通过破冰线上教学,在课堂管理、学生微视频、教学场景以及学情分析等方面进行线上改革创新与实践。

一、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地空教学团队破冰线上教学

根据学校下发《关于做好 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间教学工作安排的通知》,土木工程学院地空教学团队直面困难,积极应对,从选择适合的直播平台到在线课程设计具体实施方案,逐一落实,开启了“麦克加话筒”教学新篇章。各位老师在开课前期,通过网络视频会议,积极讨论,制定了推进方案与各种应急预案,确保”师生云端相约”顺利进行。

为做好线上教学工作,地空教学团队通力合作,集个人之所长、聚团队之力量,以李晓乐老师为主要负责人全力打造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地质》,打造十大赌博正规信誉网址下载线上优质课程,并为下一步打造“金课”奠定基础。 

二、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连点成面,改革创新

1、师生合作优化课堂管理——阶梯式分级管理

由于本门课程学生共86人,属于较大班型,如何有效控制课堂成为地空团队老师们首要攻克的难题。在试课阶段,地空教学团队李晓乐老师与赵传海老师建立“教师—班长—小组长”的阶梯式分级管理体系,分成8至10人左右的学习小组,由小组长按照“课前—课中—课后”全过程对本组学生进行监督,实时了解学生动态,协助教师进行课堂管理,课后分析学生课堂表现;采用微信群及时传递各种信息;小组长负责提醒本组同学进度;班长负责反馈组长反馈的相应问题。阶梯式分级管理方法确保了课堂秩序、师生良好互动等方面的稳定性,呈现出较好的课堂效果。

2、翻转课堂初现成效——学生“微视频”

   在此教学环境下,地空教学团队教师提出“微课视频大翻转”教学改革活动,号召学生作为“主角”录制课程知识点的微视频,从定方案—搜集资料—写脚本—录制—合成视频,每一步都是学生们在家通过网络共同探讨协力完成,抽丝剥茧终成蝶。此项举措,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既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体现了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为课程的丰富性“添砖加瓦”,又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其他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教学场景多样化—— “书房、山坡”变“课堂”

作为城市地下空间专业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与各种岩土体以及地质环境打交道。最真实的呈现地质场景,最能让人印象深刻。地空教学团队的老师们准确的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引导学生找寻身边各种地质实物,充分将书本知识与实物相结合,使课程内容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并且增加学生的印象。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矿物篇、滑坡篇

“矿物”课堂中,将教学场景进行转换,将学生的“书房”转换为“新课堂”。在讲授关于矿物基本内容时,李晓乐老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矿物”,例如:妈妈的水晶手链,客厅的摆件等,并连线几位同学让其介绍其相应特点,自主学习其内容。在“滑坡”章节中,滕达老师指引学生探寻自己家附近的斜坡(土质或者岩质),选中符合课本的地点进行具体描述滑坡的相关知识点,其余学生可以通过连线观看真实场景进行学习。这场实物与课本的碰撞,让火花变为火焰,让课堂更加丰满,学生乐在其中。     

4、数据采集分析,更改教学模式——以数据定“方向”

地空教学团队的教师注重对学生的学情分析,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软件后台数据采集功能,在课前、课中、课后实时收集数据,例如课前视频预习、课中讨论以及课后作业完成等内容。根据课堂教学数据分析,合理分配教学时间,优化教学环节。

这种以数据定“方向”的方式,更改以往教学固定思维模式,根据学生对知识框架体系的学习程度与兴趣点所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查缺补漏,提高教学实效性。

三、云端初体验,大家齐聚谈

赵传海主任: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抵抗冠状肺炎的严峻形势下,所有人都在尽职尽责的完成着自己的任务,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疫情期间要保证停课不停学。虽然是初次接触线上教学,困难重重,但我坚信在全体教研室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会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滕达老师:

对于线上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新体验,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要“站好讲台”,还要与时俱进。从开展直播教学至今,学生积极性很高,师生互动较好。“线上教学”以其时空上的自由性,突破界限,让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学生刘辉:

李晓乐老师以线上授课的方式将PPT与教学视频相结合,以灵活而有趣的语言,将工程地质的知识教授给我们。她鼓励我们收集一些自己感兴趣并与课题相关的案例,引导我们自己制作微视频讲解知识点,同时她还细心地审阅的稿件,给予我们修改建议。虽然不能到教室里上课,但李晓乐老师独特的教学方式让我学到了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

学生李文:

赵传海老师是很有教学特点的一名教师,语言生动,善于举例加深我们对知识点的理解,条理清楚,重点明晰,助于我们更有效地学习。同时,赵老师鼓励我们课外查找资料、制作PPT,使我们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并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学生颜红燕:

滕达老师在浅显书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扩大了教学知识的深度及广度,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老师的整体教学效果非常好,指导具有针对性,而且老师还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强了课堂气氛,使教学内容更显著。课前的回顾,课后的总结,都让我们对知识有更深的印象。



撰稿:教务处、教师教学发展处、土木工程学院   编辑:李晓霞